赓续长征精神血脉 践行援朝奋斗担当——福州三中“长征胜利纪念日”与“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赓续长征精神血脉 践行援朝奋斗担当——福州三中“长征胜利纪念日”与“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赓续长征精神血脉 践行援朝奋斗担当——福州三中“长征胜利纪念日”与“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赓续长征精神血脉 践行援朝奋斗担当——福州三中“长征胜利纪念日”与“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赓续长征精神血脉 践行援朝奋斗担当——福州三中“长征胜利纪念日”与“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赓续长征精神血脉 践行援朝奋斗担当——福州三中“长征胜利纪念日”与“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赓续长征精神血脉 践行援朝奋斗担当——福州三中“长征胜利纪念日”与“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赓续长征精神血脉 践行援朝奋斗担当——福州三中“长征胜利纪念日”与“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赓续长征精神血脉 践行援朝奋斗担当——福州三中“长征胜利纪念日”与“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赓续长征精神血脉 践行援朝奋斗担当——福州三中“长征胜利纪念日”与“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赓续长征精神血脉 践行援朝奋斗担当——福州三中“长征胜利纪念日”与“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赓续长征精神血脉 践行援朝奋斗担当——福州三中“长征胜利纪念日”与“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赓续长征精神血脉 践行援朝奋斗担当——福州三中“长征胜利纪念日”与“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赓续长征精神血脉 践行援朝奋斗担当——福州三中“长征胜利纪念日”与“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赓续长征精神血脉 践行援朝奋斗担当——福州三中“长征胜利纪念日”与“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赓续长征精神血脉 践行援朝奋斗担当——福州三中“长征胜利纪念日”与“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赓续长征精神血脉 践行援朝奋斗担当——福州三中“长征胜利纪念日”与“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赓续长征精神血脉 践行援朝奋斗担当——福州三中“长征胜利纪念日”与“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赓续长征精神血脉 践行援朝奋斗担当——福州三中“长征胜利纪念日”与“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赓续长征精神血脉 践行援朝奋斗担当——福州三中“长征胜利纪念日”与“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赓续长征精神血脉 践行援朝奋斗担当——福州三中“长征胜利纪念日”与“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赓续长征精神血脉 践行援朝奋斗担当——福州三中“长征胜利纪念日”与“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赓续长征精神血脉 践行援朝奋斗担当——福州三中“长征胜利纪念日”与“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赓续长征精神血脉 践行援朝奋斗担当——福州三中“长征胜利纪念日”与“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赓续长征精神血脉 践行援朝奋斗担当——福州三中“长征胜利纪念日”与“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赓续长征精神血脉 践行援朝奋斗担当——福州三中“长征胜利纪念日”与“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赓续长征精神血脉 践行援朝奋斗担当——福州三中“长征胜利纪念日”与“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铭记历史,方能行稳致远;传承精神,更需勇担使命。10月22日是长征胜利纪念日,而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纪念日。从长征路上的星星之火到朝鲜战场的浴血冲锋,革命先辈用热血与信念书写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史诗。为深刻铭记长征胜利与抗美援朝胜利的重大历史意义,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福州三中以两大纪念日为契机,精心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导三中学子在回望历史中感悟精神伟力,在缅怀先烈中明确时代使命,让长征精神与抗美援朝精神在校园落地生根、薪火相传,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
10月20日,我校举行“赓续长征精神血脉 弘扬抗美援朝壮志”主题教育晨会。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后,高二(2)班 陈星月同学作《传承时代火炬 弘扬红色精神》国旗下讲话,号召大家把从长征精神和抗美援朝精神中汲取的力量,转化为课堂上专心致志的眼神,考场上奋笔疾书的动力,以及面对未来时“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自信与豪情,用奋斗书写出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做国旗下讲话,今天我带来的主题是“传承时代火炬,弘扬红色精神”
10月22日是长征胜利纪念日,而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纪念日。当这两个庄严的日子在十月的金秋里相继到来,我们驻足凝望的,是两座巍然矗立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精神丰碑。
或许总有人觉得,长征的雪山草地、抗美援朝的长津湖畔,那些冰与火的考验都已封存在遥远的历史中。但我想说的是,那段峥嵘岁月淬炼出的精神火炬从未熄灭。它跨越时空,传递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警醒我们时刻铭记艰苦征程,将红色精神的火种永远传承下去。
这火炬,是信念的光芒。二万五千里长征,是理想与信仰的远征。我们的红军将士,为何能在围追堵截,饥寒交迫的极端困境中闯出一条生路?靠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
这火炬,是坚韧的意志。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先烈们曾顶着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坚守阵地直到成为不朽的冰雕。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坚韧不拔,什么叫英勇无畏。这种意志,已然融入我们民族的骨血,成为我们基因的一部分。
而现在,时代的火炬已经交到我们手中。我们站立的地方,是先辈们用热血和生命守护下的大好河山;我们眺望的,是民族复兴的壮阔前景。传承时代火炬,不仅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弘扬红色精神,更需要我们付诸实在的行动。让我们把从长征精神和抗美援朝精神中汲取的力量,转化为课堂上专心致志的眼神,考场上奋笔疾书的动力,以及面对未来时那份“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自信与豪情。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负这伟大时代的托付,不负这绚丽美好的青春,让红色的精神火炬在我们手中光芒永续,用我们的奋斗,在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书写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
为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长征精神的时代内涵,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10月21日,我校各班围绕“长征胜利”的主题,组织开展了系列班会,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激励同学们在新征程中勇担使命、奋发向前!
班会基本围绕“长征的历史背景”“长征中的英雄事迹”“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以及“如何在新时代践行长征精神”四个方面展开。通过影像资料、历史故事和小组讨论等环节,同学们深入了解了红军将士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跨越千山万水、突破重重封锁的伟大壮举,深刻感受到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团结互助、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
班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分享自己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大家认识到,长征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符号,它提醒我们在学习与生活中也要保持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持之以恒的决心,尤其在面对挫折与挑战时,更要发扬红军“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生命因奋斗而精彩,精神因传承而永恒。此次主题班会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怀与历史责任感,也让大家意识到,每一代人都肩负着自己的“长征”使命。我们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树立远大理想,锤炼意志品质,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长征精神!
高一2班 李博诚:回溯那峥嵘岁月,我们感受到了那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气势如虹,体悟到了那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困境中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触摸了那一幅幅壮丽的历史画卷,从那五岭逶迤腾细浪,到三军过后尽开颜。无数的先辈用吃苦耐劳铸就钢铁洪流,抛头颅洒热血为更好的未来而不竭努力!吾辈应秉承“生逢盛世不负盛世,恰逢其时奋斗其时”的精神,坚持中国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负青春韶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担时代责任;铭记历史、立足当下,不断学习,积极进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竭努力!
高一2班 易芷萱:通过今天的主题班会,我们深刻理解了长征的历史必然性、艰巨性及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对长征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会。二万五千里征程,红军战士用脚丈量山河,以热血铸就了“不怕困难,团结互助,顽强战斗,坚定信念”伟大的长征精神,为后世的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虽无需再爬雪山、过草地,但长征精神永不过时。它激励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在追求理想时矢志不渝,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不竭动力!
高一5班 吴茂萍:参加长征精神主题班会后,我内心满是震撼与敬意。视频里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画面,同学分享的 “半条棉被” 故事,都让我真切感受到长征的艰难。红军战士在缺衣少食、敌人围追堵截的绝境中,依然靠着坚定的信念和团结的力量,用双脚走出了二万五千里奇迹。这让我明白,长征精神不是遥远的历史,而是面对困难时不放弃、同学间互助协作的动力。今后我会把这份精神融入学习,遇到难题不退缩,和同学携手进步,做新时代的 “追光者”。
高一6班 崔敏睫:当历史的指针指向2025年10月,我们迎来了长征胜利89周年。89年前,三大主力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宣告了这场远征最终成功,铸就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岁月流转,长征的硝烟早已散尽,但伟大的长征精神始终如火炬般照亮民族前行的道路。89载岁月峥嵘,长征精神历久弥新。它是信念的灯塔,是奋斗的号角,更是我们前行的力量。作为新时代的接力者,我们当赓续长征精神,以坚定的理想、务实的行动、为民的初心,在新的长征路上续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让长征精神在岁月长河中永远熠熠生辉。
高一12班 张晓婷:观看长征纪录片、听同学分享红军故事时,我总被“半条棉被”的温暖与“飞夺泸定桥”的壮烈震撼。二万五千里征程,红军在饥饿、严寒与战火中咬牙前行,靠的不仅是体力,更是“不怕牺牲、坚韧不拔”的信念。这让我明白,长征精神从不是历史符号。现在我们攻克一道难题、坚持一项运动,都是在续写属于自己的“长征”。今后我会把这份毅力放进学习里,遇到困难不退缩,用行动传承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在波澜壮阔的新中国历史长河中,抗美援朝战争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的英雄史诗,其所孕育的抗美援朝精神更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勇前行的精神财富。为引导同学们深刻感悟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价值,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 10 月 21 日,我校各班级特开展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元的教育形式,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及英雄事迹,知晓战争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与民族气节,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将爱国情、强国志融入青春奋斗之路。
各班围绕“抗美援朝”主题设计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有的班级播放抗美援朝题材纪录片片段与经典影片节选,通过真实的战争画面、震撼的历史场景,展现志愿军战士在极端艰苦条件下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英勇身姿,让同学们直观感受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无畏;有的班级组织“英雄事迹分享会”,讲述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等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结合历史资料解读抗美援朝精神的核心内涵,同时开展小组讨论,让同学们分享感悟、交流心得,在思想碰撞中深化对英雄精神的理解。这些活动不仅帮助同学们筑牢历史记忆,更让红色精神在互动与思考中真正入脑入心。
希望每位同学能真正将抗美援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知历史、敬英雄、勇担当。同时,也鼓励同学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以英雄为榜样,将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融入学业与成长,主动向身边人讲述抗美援朝故事,传递红色正能量。通过此次班会,我们期待同学们能够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时代精神的践行者,不仅自身具备深厚的历史素养与强烈的爱国情怀,还能带动更多人关注历史、致敬英雄,共同守护民族精神家园,以青春之力续写新时代的奋斗篇章!让我们携手并肩,以英雄精神为指引,共筑强国梦想,共创美好未来!
高二1班 林诗瑶:这场班会让我重新认识了“勇气”这个词。真正的勇气不是不害怕,而是明明害怕,却依然向前。那些志愿军战士,很多都只是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他们在最好的年纪奔赴战场,不是为了成为英雄,只是为了身后的祖国能够安宁。历史书上的“抗美援朝”四个字,在这次班会后有了温度。它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历史事件,而是一段段具体而微的生命历程,是冻土豆硌牙的滋味,是雪地里前进的脚印,是战友倒下时未说完的嘱托。我想,对先烈最好的告慰,就是珍惜他们用生命换来的今天,并把这份责任扛在肩上,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当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中时,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交出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高二2班 江函芝:我们今日所拥有的一切——这安宁的书桌、这和平的天空、这无需担忧战火的生活——并非凭空而来。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正是无数先辈用生命换来的、最珍贵的“非常”。我不禁扪心自问,在安逸中,我们是否偶尔忘记了来路的艰辛?在遇到一点点学习的困难时,我们是否有过抱怨和退缩?与先烈们面临的枪林弹雨和钢铁风暴相比,我们眼前的挑战又算得了什么?这次班会,像一记响锤,敲醒了我沉睡的斗志。它让我明白,抗美援朝精神从未过时,它就是一种“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一种“不畏艰难险阻”的坚韧。这种精神,在今天就是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的创新,是运动健儿赛场上的拼搏,也理应是我在学海中泛舟的船桨,面对挫折时不言弃的脊梁。
高二2班 陈锡娴:冰雪覆盖的长津湖畔,钢枪冻在战士手中,他们却以血肉之躯筑起长城;上甘岭的焦土上,炮火摧毁了阵地,却摧不垮必胜的信念。这场战争,是先辈们用青春与生命守护的和平承诺。他们不求功名,只为“保家卫国”四字,将生死置之度外。如今的盛世安稳,皆因有人曾为我们负重前行。作为文科生,更应铭记这份壮烈,让抗美援朝精神中的忠诚与无畏,成为我们求索路上的力量。
高二4班 刘筱霏:今日班会围绕“抗美援朝”展开,那段烽火岁月如画卷般在眼前重现。听着黄继光以身躯堵枪眼、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的故事,我深感震撼。这不仅是历史课本上的文字,更是先辈用热血铸就的丰碑。他们当年与我们年纪相仿,却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在异国他乡的冰天雪地里浴血奋战。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在极寒中坚守?是“保和平,卫祖国”的坚定信念,是对家园和亲人最深沉的爱。如今我们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更应铭记这段历史。抗美援朝精神不是尘封的记忆,而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力量。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以先烈为榜样,将爱国情怀化为求知动力,用知识建设更强大的祖国,让先辈的牺牲更有价值。历史不容遗忘,精神永续传承。这次班会让我深刻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吾辈当自强不息!
高二5班 王佳鑫:参与抗美援朝主题班会后,我内心满是震撼与敬意。通过历史影像、英雄事迹分享,我真切感受到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他们在冰天雪地中啃冻土豆、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线,用生命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和平生活。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虽无需直面枪林弹雨,但应传承英雄们的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在学习中攻坚克难,在生活中勇担责任,以实际行动致敬先烈、不负时代。这段历史永远是照亮前路的精神灯塔,激励我们珍惜当下、奋勇前行。
高二6班 林茜妍:参加抗美援朝主题班会后,我深受触动。志愿军战士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为保家卫国献出生命,他们的英勇与牺牲让我明白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那句“最可爱的人”不再只是课本上的词语,而是凝结着血与火的真实。作为新时代少年,我应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锤炼意志,把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发展,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二15班 王信权:这次班会让我对抗美援朝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悟。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决绝,邱少云在火海中严守纪律的坚毅,“冰雕连”战士冻僵仍坚守阵地的赤诚,这些曾经停留在课本上的英雄事迹,此刻鲜活地直击心灵。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国防长城,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和平生活。我们这代人虽不用直面战火,但英雄们“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精神永远不过时。现在的课堂就是我们的“战场”,攻克难题、提升自己,就是对英雄最好的致敬。今后我会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把爱国情化作学习的动力,做能扛起时代责任的青年。作为高二学生,我们虽身处和平年代,但英雄们的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永不过时。今后我会以英雄为榜样,在学习中迎难而上,在成长中勇担责任,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先辈嘱托。
高二17班林奕凡:在本次“铭记伟大胜利,传承英雄精神”的主题班会上,随着一段段珍贵史料的展开,七十五年前那场气壮山河的“立国之战”仿佛重现在眼前。我的内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与洗礼。我们铭记的,不仅仅是战场上的胜利,更是先烈们在那“钢少气多”的极端劣势下,所展现出的不畏、血战到底的钢铁意志。他们用热血与生命,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宁,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尊严。这场伟大的胜利,早已超越其军事意义,化作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它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论面对何等强大的敌人,只要拥有坚定的信念和视死如归的勇气,就一定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这精神,正如一支永不熄灭的火炬,穿越时空,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未曾亲历战火,但历史的接力棒已传递到我们手中。我们定当将这份沉甸甸的纪念,化为砥砺奋进的强大动力。要从英雄的事迹中汲取“不信邪、不怕鬼”的骨气,从胜利的历程中学习“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志气。我们要将澎湃的爱国情、高远的强国志,最终落脚于踏实的报国行,努力学好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书写我们这一代人的担当与荣光,以此告慰先烈:这盛世,如您所愿!
方寸黑板载丹心,红色画卷续传承。各班级以“长征胜利”和“抗美援朝”为主题精心绘制的黑板报,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而庄重的风景线。同学们以粉笔为媒,以版面为卷,将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与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凝练于方寸天地之间。既有历史厚重感,又充满青春创意,生动展现了三中学子对革命精神的理解与传承,让红色基因在笔触勾勒中深深融入心田。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此次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全体师生重温了两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更在校园内营造了 “学英雄、传精神、勇担当” 的浓厚氛围。未来,我校将持续深耕红色教育,让革命精神成为青年学子逐梦前行的不竭动力,引导他们以先辈为榜样,在勤学笃行中锤炼本领,在强国征程中勇担使命,用青春之笔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奋斗华章。

